來源:中國電力新聞網 時間:2021-12-30 11:19
《中國碳達峰碳中和進展報告(2021)》發布暨“碳達峰碳中和”研討會在京召開
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記者白宇報道 2021年12月29日,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(以下簡稱“國經中心”)在京舉辦“《中國碳達峰碳中和進展報告(2021)》發布暨‘碳達峰碳中和’研討會”,國經中心科研信息部部長、能源政策研究所負責人景春梅代表課題組,就《中國碳達峰碳中和進展、挑戰及展望》做專題匯報。
據介紹,《中國碳達峰碳中和進展報告(2021)》(以下簡稱《報告》)是國內第一本以“碳達峰、碳中和”為主題并進行持續跟蹤研究的皮書,由國經中心和國家電投共同組織編寫,采用課題組撰寫和專家約稿結合方式,聚焦“雙碳”主題,提出有價值、有見地、可操作的政策建議。全書由 1 個總報告和大家視角、專題篇、政策篇、國際篇以及案例篇等 5 個專題報告組成,共收錄領導和專家文章 30 余篇。以之為起點,每年都將呈現“雙碳”新進展以及權威專家的深度解讀、分析與建議。
《報告》認為,推動實現碳達峰、碳中和已成為全球共識。2021年11月,中美發布了《中美關于在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的格拉斯哥聯合宣言》,承諾加強氣候合作,捍衛《巴黎協定》的成果,避免了格拉斯哥會議“淪為空談”,彰顯大國擔當。我國“碳達峰、碳中和”頂層設計逐步完善,推進思路逐步清晰。2021 年 10 月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印發《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》,國務院印發《2030 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》,兩者共同構成貫穿碳達峰、碳中和兩個階段的頂層設計。
《報告》提出,持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、能源結構調整及實施節能提效,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關鍵路徑。概括起來,可表述為“優產、減煤、穩油、增氣、加新、提效”,即優化產業結構,逐步減少煤炭消費,穩定石油消費規模,增加天然氣消費規模,提升風、光等新能源消費比重,建立節能提高能效長效機制。
《報告》認為,我國要在10 年內實現碳達峰、再用30 年實現碳中和,面臨產業結構偏重、能源結構偏煤、能源效率偏低、綠色低碳技術不足、體制機制不完善、外部環境嚴峻等六大挑戰,即應立足我國富煤貧油少氣的能源資源稟賦,堅持先立后破,穩住存量、拓展增量,以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經濟發展為底線,爭取時間實現新能源的逐漸替代,推動能源低碳轉型平穩過渡。
與會領導和專家一致表示,《報告》深入解讀了黨中央、國務院“雙碳”戰略部署,緊跟國內國際“雙碳”前沿動態,分析了實現“雙碳”目標的挑戰,全面系統地提出了推進“雙碳”工作的政策建議,是一本高質量、高水平、有權威性的報告,為有關部門提供了重要決策參考,也為業內人士把握“雙碳”走向提供了寶貴的一手資料。
責任編輯:張棟鈞